2)第417章 修复_重生之乘风而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重新揭表修复一次。

  去除旧表,拼合画心之后,就进入了第二步动作——去除污渍。

  书画的污渍包括许多中——水渍、霉变、虫渍、油斑……都在其列。

  针对不同的污渍,去除污渍的方法也是不同的,大体上分为物理去污法、化学去污法两种。

  物理去污就是将纸面用大量的水浸透,然后用湿毛巾卷儿从作品中心朝外滚动挤压,将作品表面的污渍通过这样的方式挤压出作品之外,达到清洁的目的。

  这个工作非常的有效,百年古画,洗下来的污水常常色如普洱茶汤,又浓又黑。

  至于水渍、霉变、虫渍,留下的一半都是酸性痕迹,这样的污渍就需要用到化学方法。

  比如常用的高锰酸钾去污加维生素C溶剂还原法,就是其中的一种。

  经过初步清洗和修复污痕的作品,就进入到下一步大工步骤——揭托纸的工作。

  揭托纸是重表书画的最关键的一步,需要将刚刚处理好的作品反过来,揭去新加上的用于固定的背纸之后,在将已经浸澜湿透的旧表的托纸和背纸一点点取下来,留下最核心的“画心”。

  托纸与画心直接粘连,相当于画心的半条生命,行业中习惯将其称之为“命纸”。

  因此显而易见,在揭托纸环节如果稍有不慎,必将伤及画心,如果手艺不够精细,将对书画造成最直接的损坏,甚至是造成无法再复原的损失。

  要是石延年的《筹笔驿诗》在修复过程中遭遇到这般的损失,那周至和四表舅基本就可以定性为“民族罪人”了。

  这个工作非常的艰难细致,耗时往往会很长,一般需要两天三天的时间,最烦难的可能会持续半个月以上。

  在修复的过程中人是需要休息的,这种时候就需要给作品盖上湿毛巾,保持湿澜。

  揭托纸的过程有时候还会有彩蛋,如果古画是用复合的多层纸创作的,托纸揭完之后,可以继续“揭画心”,得到两幅一模一样的古画。

  早年间很多古玩行,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将一幅古画或者书法变成两幅,多赚一倍的钱。

  但是经过这样处理的画心,毫无疑问的颜色会变澹,因此还要配合一系列的造假方法,将之变得更加“完美”。

  这不能叫纯粹的造假,因为这样得到的两幅作品,的确都是真品。

  经过这一步之后的作品,就需要进入下一步修复动作——脱酸保护。

  因为书画无论是载体还是颜料还是装表方式,用到的都是大量的有机物,因此凡年代久远的书画,均可能出现酸化情况严重的现象。

  稍带一力点,画心就有可能支离破碎,所以需要中和书画中的酸性物质含量,以达到延长其寿命的目的。

  这一环节被称为“脱酸”,经过脱酸处理的作品,寿命会比之前增加四五倍,一百年内无需再大动。

  对于古画来说,伴随这一步的,还有个“脱铅”的处理。

  古代颜料里常常含有铅白,这是一种重要的调色剂,几乎所有颜料在使用之前,都要通过它调整到合用。

  但是年久之后就会产生一个问题,铅会氧化变质,导致画面的颜色变得暗澹。

  修复的方法就是在画卷上用湿毛巾围出需要复色的区域,倒上白酒,点火燃烧,始变质的铅料重新变成铅白,让画面重新变得鲜亮。

  纸遇火即燃,这是常识,这步修复全靠眼力、经验,保护纸张的是经过这么长时间处理之后,纸张当中所含的大量的水。

  高明的修复家就有这样的能力,让酒火熄灭之时,画面依旧保持湿澜,且铅白修复还原得恰到好处。

  请收藏:https://m.sb1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