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章 解释_人在精神病院,白富美逼我当男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会议室内。

  李向斌思索了一会,指着白板道:“王泽,你的意思是,凶手因为身患重病,所以才去杀人?”

  王泽点头:“是的。”

  “要说凶手的心理正不正常?”

  “我认为是正常的。”

  “但是,因为身体的不正常,导致她仇视所有身体健康,但却有自杀倾向的人。”

  “说自杀倾向有点过了。”

  “简单来说,就是那些因为生活中一点小事,而自暴自弃,自怨自艾的人。”

  “在凶手看来,身体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我有重病,却乐观向上。”

  “你身体健康,却天天抱怨。”

  “凭什么?”

  “凭什么这么不公平?”

  “既然你们觉得活着不好,那就死了吧。”

  “我可以帮你们。”

  众人静静听着王泽的话。

  王泽从凶手的角度出发,非常真实的还原了一名重症患者的心理路程。

  非常容易理解。

  非常有代入感。

  李向斌缓缓点头:“明白了,彻底明白了。”

  “其实所有身患重病的人,都会羡慕那些身体健康的人,甚至嫉妒。”

  “而凶手已经远远不是嫉妒那么简单了。”

  王泽轻笑:“就是这样。”

  有人拍腿:“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有人附和:“是啊,凶手专挑那些在网上倒苦水的人杀,一猜就是心里不平衡啊!”

  李向斌看了过去,道:“干吗干吗?事后诸葛亮是不是?”

  “王泽没来的时候怎么都是哑巴?”

  “现在答案递给你了,在这笑自己傻是不是?”

  闻言,说话的警员神色尴尬。

  同时,还对王泽投去了敬佩的目光。

  犯罪心理侧写就和魔术一样。

  乍一看很神奇,很匪夷所思。

  但揭秘后,你会觉得不过如此。

  厉害的是魔术师,而不是观众。

  不远处,新来的马浩宇紧紧盯着王泽,如看神人。

  对方简直是将犯罪心理学,拔高到了另一个境界。

  怪不得一年以来,每每听到王泽的名字,所带来的都是夸赞和佩服。

  果然是胜名下,无虚士。

  此时,汪小童说道:“王泽,那年龄呢?年龄是怎么回事?”

  王泽解释道:“年龄的问题也比较简单。”

  “第一,博客。”

  “第二,手写遗书。”

  “第三,高深的心理学储备知识,和丰富的心理暗示经验。”

  “现在喜欢手写,同时还使用博客的人,很少会有年轻人了。”

  “这里的年轻,包括四十岁。”

  “而没有长时间的沉淀,很难具备能影响人心的心理学造诣。”

  “因此我认为,凶手打底五十岁。”

  汪小童:“那为什么是六十岁以下?”

  王泽笑着摇摇头,道:“犯罪心理侧写,不是标准答案,只是一个方向。”

  “准率率,也不是百分之百。”

  “六十岁以下,是大数据犯罪年龄。”

  “

  请收藏:https://m.sb1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