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十三章 光荣家史_王国的建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还能接一些活――虽然租金颇贵,但算起来却更赚。

  事情就是这样,章白羽有意凑拢的两批人,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与他原本设想背道而驰,反倒成了工匠之中居住最远的两批人。

  章白羽对庶务的复杂了解愈加深入,对故国的崇敬就愈加强烈,要将唐国重新带回‘天下’的梦想也愈加赤诚—――与诸夏列国并立,绝对是大有好处的。

  当然,对于庶务的批复,章白羽也越加乖巧。

  从最开始的“我觉得应该怎么样”,变成了“我觉得你提议的就很好”,到后来“与城中诸官商议”,再到“着长史府议定”,章白羽越来越游刃有余。

  他暗中观察各种问题,多看多听少下令。

  至于城守的任命,也不再完全按照军功,而是要问及他们的庶务经验。

  大多数城守,已经在章白羽的命令下,兼任一到两个‘令’。

  备官之中可以培养的,也要先经过食货司的见习,随后前往各地出任令椽,然后担任正令,再才会考虑任命城守之事。

  章白羽明白,人不可能生而知之,在设置城守之前让他们熟悉各种政务是有好处的。

  军营之中,章白羽一边思索着庶务繁忙,一边继续看着钟离芷送来的书册。

  到了这个时候,章白羽已经明白了,这是唐国很流行的《族史簿子》。

  数百年的迁徙之中,唐国的国史删删改改,变化很多。

  唐国遭遇厄难之后,认为唐国已亡的学士,就按照传统开始编修唐史。

  为了修订史书,最重要的文献参考就是君王的起居注和史官实录。但在春申河谷,学士们还有另外一个途径获得史料,那就是在春申河谷蔚然成风的《族史簿子》。

  唐人为了记住自己的根源,编纂族史的传统很早就有。

  章白羽就读过白氏的一些族史。

  他记得在小时候,他一边读,母亲就边听边和他说话,‘这是我的阿爷,你快往下读’、‘啊,这是我族兄家的老辈,五代之前,他家出过国相的’、‘羽郎,阿母昨天跟你说的几个人,你可还记得?跟阿母说说’。

  章白羽自幼喜爱读书,和阿母的循循善诱分不开。

  不过很奇怪的是,别人家的《族史簿子》看过不少,章家的却从未见过。

  父亲也有意回避这些话题,这让章白羽只能听到一些只片语。

  他唯一知道的事情,就是自家阿爷是个‘很厉害’‘别人都怕’的人,阿爷的曾祖父,则是个‘杀牛佬’‘心肠硬’。

  在春申河谷,杀牛佬不是个好话。

  唐人都喜欢耕牛,许多地方都把‘牛死不割肉,妥善安葬’作为美德—――可是一件事情被宣传为美德,就说明这种事情多半很难被所有人遵守,否则它就是一种公俗了。

  一般情况下,耕牛老之将死的时候,主人就会喂它吃几天谷、

  请收藏:https://m.sb1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