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章 石大人的方法_王国的建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问道,“一郎中规制如何?”

  “回禀上使,”有个面色苍白的士兵回答,“一郎下设五什,官长称郎官、虞官、郎副;一什下设三伍,官长称什长;一伍额定三人到五人,官长称伍长;兵士称兵士,互称同年、袍泽、伙伴。”

  “罗兰。”侍从官问道。

  “是的,大人。”一个诺曼归义兵茫然地回答。

  “额,”侍从官也有些意外,“你不姓罗啊。”

  “我姓石,名为石罗兰,大人。”

  “好,回列。”侍从官又看了看,“林挺。”

  一个胖胖的唐兵走了出来。

  “遇到战时,”侍从官说,“一郎如何扩充?”

  “回禀上使,”林挺说,“扩充之法,分为两种:一种,郎副升为郎官,一什变作两什、一伍变作两伍,如此,一处郎队可分为两郎队;又一种,一郎之中,五什变为九什,再设一虞候什,共十什,什中三伍变为四伍,伍中个增两三人。”

  “何时用第一种,何时用第二种?”

  “视军情急促否、视备兵充足否、视粮秣足量否:军情紧急、备兵不充、粮秣不足,则在郎内扩军,扩军之日则可出战;军情稍缓、备兵大集、粮秣足量,则一郎分作两郎,然须三月至五月营训方可出战。”

  侍从官询问了一些问题后,发现兵士们还是比较熟悉。

  这些军制,之前在唐军内部就有推行,唐军定下新制后,郎队内的规制、扩军的要则都没有变化,只不过对虞官的重视更多了。

  对于驻扎在城镇周围的唐兵,虞官的地位不比郎官低。

  接下来,侍从官开始询问新的军制体系了。

  问到一军之下,编列如何?

  士兵们支支吾吾,“有三营,四营,额,营下设旅,哦不对,旅在营上,不是尝设。营中有屯,屯下有郎```”

  问到参谋、参议两职,谁主练兵?谁主统兵?

  士兵就随性乱猜,这些家伙都很聪明――一半的人猜测参谋练兵、参议统兵,另外一半就猜测参谋统兵、参议练兵,总能保证一半是对的。

  问到克复春申之日,军中主官是何职?

  只有一个的士兵正确地说出‘国尉’,剩下的都信誓旦旦地说,“这个我知道,都护!”“都护呀!”“这还用问么?”

  瑞德城的一众官员在旁边听得龇牙咧嘴。

  过了一会,临湖使者记录了士兵回答的情况,解散了兵士。

  兵士们比较没心没肺。

  虽然刚才回答得苦,但是听到说没事了,便笑嘻嘻地离开了。

  瑞德城官员则面如冰霜,看着临湖来使难发一。

  侍从官还是微笑如常,“诸位不必这般,各城大抵如此。”

  瑞德城守冷哼一声,“多谢上使劝勉了。”

  侍从官愣了一下,却也没有再说什么。

  他收拾了匣子,和几个临湖城来的使者一道告辞离开了。

  等到使者离开后,瑞德城守

  请收藏:https://m.sb1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