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六十九章:烫手山芋_开局错把李世民当大表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会侵夺朝廷的财产呢?”

  盐税一直是历朝历代的大难题。

  盐税是十分重要的税务,但是在历朝历代,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是私盐泛滥的问题,二是盐税越收越少的问题。

  而一旦盐税和粮税务收不上来,那么对整个国家的财政来说,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比方说在后世某个时期,需要百姓来缴纳盐税。

  这样的好处就是不管你盐怎么卖,盐税必然能够收上来。

  但是弊端同样的明显,甚至远远大于优点。

  弊端就是,这样大大增加了百姓的负担。

  并且哪些有钱人的税收不上来,最后缴税的人越来越少,盐税越来越低,但是百姓的负担却是越来越重。

  而李世民提出的,由官府晒盐,由官府经营,那就更不行了。

  这种政策,刚开始的时候,必然能够做到利益最大化,盈利惊人。

  但是苏长生敢保证,越到后期,利润就会越低,甚至达到亏损的成都,都是极有可能的事情。

  想到这里,苏长生不由说道:“陛下,微臣认为,朝廷全面官营并不妥当。”

  “官营初期肯定盈利极高,但是到后期,怕是要亏损也未可知。”

  听到这里,李世民也陷入沉思之中。

  读史明智。

  历朝历代的皇帝,没有人不读史记不研究历史的。

  每个朝代,到了后期都是各种昏聩。

  而这种时候,一个好的制度,就极为重要了。

  一个好制度,可以弥补许多缺陷。

  想到这里,李世民不由问道:“苏长生,哪你觉得,应该采取什么方式好呢?”

  苏长生不由说道:“陛下,微臣认为,朝廷可以将盐场掌控在手里。”

  “然后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出售盐引,盐引就是售盐的凭证。你买多少盐引,就能出售多少盐。”

  “而朝廷可以将盐税,直接加在盐上,哪些盐商拿到手的盐,就已经交过税了。”

  “这样,就不怕收不上来盐税了。”

  作为一个皇帝,李世民很快就想明白这里面的好处了。

  其实,在盐到盐商之前就收取盐税,本质上和直接向百姓收取盐税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但是实际上,则是有着极大的好处。

  因为如果将税收直接加到老百姓头上的话,那么一旦老百姓承受不起税务,就会将会仇恨朝廷。

  但是将税收增加到盐商头上,其实是变向的提高了盐价。

  这样一来,老百姓的仇恨,就会转嫁到盐商身上。

  这样对朝廷的统治十分有利。

  其实,盐引的操作模式,也存在许多缺陷,后期必然会有各种钱权交易。

  会有各种盐税收不上来的事情发生。

  但是这世上任何一项制度,都不可能十全十美。

  苏长生所提到的方法,可以说已经是十分完善的政策了。

  想到这里,李世民不由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李世民不由说道:“苏长生,你说的很有道理。既然初期要将盐业分摊出去的话,所幸,朕就将分给你一份好了。”

  听到这里,苏长生脸色有些发苦。

  这可是盐业啊,虽然最后朝廷会全部收回去,但这仍然是最为赚钱的生意了。

  但是苏长生,是真的不想接。

  请收藏:https://m.sb1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