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6章 大户人家_五零年代小福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青茶叶、新梳子、新笼子、胭脂粉、猪胰皂团、新毛巾、铜茶盘、大葱、姜片、艾叶球儿、烘笼儿、香烛、钱粮纸码儿、生熟鸡蛋、棒槌等等。

  用胭脂染红桂元、生花生、栗子若干。

  真是多的让人眼花缭乱,至于具体是做什么用的,明儿洗三礼陶七妮就长见识了。

  转过天就是小宝宝的洗三礼,古人非常重视的,添丁进口,可是大喜事。

  陶七妮头一次见这么大的阵仗,还挺好玩儿的。

  对于什么都不懂的她,就不帮忙了,别越帮越忙,擎等着长见识好了。

  陶家夫妻被连嬷嬷安排马车接了过来,来的不早也不晚的。

  真是三个土包子,见什么都新鲜,三人别的帮不了,老实的坐着还是做的到的。

  陶家三口刚坐下不久,就陆陆续续的有人上门了。

  门口有唱礼的,都是城里有头有脸的,高门大户,看人家的排场,真是让陶家三口瞠目结舌的。

  “哎!他们怎么不留下来吃喜宴啊?”陶十五压低声音悄悄地说道。

  “楚将军不在家,又是生孩子,男人怎么好往前凑。”沈氏微微低头小声地说道。

  “这倒是,没人接待。”陶十五看着她们俩笑了笑道。

  “这边收礼,大帅府招待。”陶七妮看着他们小声地说道。

  “哦!难怪了。”陶家夫妻俩齐齐点头道。

  这来来回回的忙碌了一上午,才渐渐的安静了下来。

  时间差不多了就开席,八热、八冷,也幸好天气转暖,菜色丰富了起来。

  留下下来吃喜宴的人也不少,都是与钟毓秀亲近之人。

  吃罢喜宴,洗三仪式正式开始,由收生姥姥具体主持。

  首先,在堂屋的正堂正面设上香案,供奉碧霞元君、琼霄娘娘、云霄娘娘、催生娘娘、送子娘娘、豆疹娘娘、眼光娘娘等十三位神像。

  香炉里盛着小米,当香灰插香用。蜡扦上插一对“小双包”,祭祀时专用的羊油小红蜡,下边压着黄钱、元宝、千张等全份敬神钱粮。

  钟毓秀卧室的炕头上还供着“炕公、炕母”的神像,均用三碗至五碗桂花缸炉或油糕作为供品。照例由老婆婆上香叩首,收生姥姥亦随之三拜。

  然后,连嬷嬷将盛有以槐条、艾叶熬成汤的铜盆以及一切礼仪用品均摆在炕上。这时,收生姥姥把婴儿一抱,“洗三”的序幕就拉开了。

  本家依尊卑长幼带头往盆里添一小勺清水,再放一些钱币,谓之“添盆”。

  如添的是金银锞子、硬币就放在盆里,如添的是纸币银票则放在茶盘里。

  此外,还可以添些桂元、红枣、花生、栗子之类的喜果。

  亲朋亦随之遵礼如仪。遇着耗财买脸的真有往盆里放金银锞子和“黄白”首饰的。

  陶七妮则专门兑换了些金裸子,自然是添盆听响用。

  收生姥姥有套固定的祝词,你添什么,她说什么。假如你添清水,她说“长流水,聪明灵俐”;你添些枣儿、桂元、栗子之类的喜果,她便说:“早儿立子,“枣”与“早”谐音,“栗”与“立”谐音,连生贵子“桂”与“贵”谐音;桂元,桂元,连中三元。”以博得本家和来观礼的喜欢。

  请收藏:https://m.sb1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