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9章赏赐_唐朝好相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帝。

  像他这样打江山的皇帝,总是有不肯屈居人下的好强心,现在他是天下第一人,便奢望着在过去未来都做第一人,这才有了好大喜功的心思,一直琢磨着对高句丽下手。

  房玄龄等人早知道皇帝的心思,自然说话就会更小心谨慎些,即便要阻止他出兵,也会寻一个漂亮的理由;纪颜则没有许多顾忌,觉得合理就说了,才欠缺些考虑。

  如今时机成熟,李世民自然迫不及待动手,只是纪颜所谓“出师无名”的话语,的确也叫他有些忌惮,就怕惹人非议,这才纠结非常。

  群臣都不敢说话,好半天,才听李世民叹了口气,道:“中书省拟旨,昭告高句丽:新罗一向对大唐纳贡不辍,恭敬有加,朕命高句丽与百济即刻罢兵,退回国内,如若不然,大唐将发兵攻伐两国!”

  一听这话,眼界稍微广远一些的大臣都暗暗点头,就知道陛下已经打定主意要对高句丽动手,这份诏书不过是找借口罢了。

  打战可不是小孩子过家家酒,其中所损耗的人力物力都是真实不虚,高句丽和百济出动大军,耗费粮饷军械,好不容易打下新罗四十座城来,自然要把战中所用的一切十倍百倍的捞回来,单凭李世民一纸诏书,就要叫他们马上退兵,岂不是成了他们帮新罗搞军事演练,自己赔了夫人又折兵么?

  况且高句丽与百济,都不是十分开化的王朝,与吐蕃类似,还处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阶段,就难免格局狭小,眼界短浅,得到了眼前的利益,是绝不会轻易放手的。即便面临大唐的威胁,本能的贪婪还是会让他们冒险继续占据新罗的城池。

  纪颜自然知道李世民的心思,也知道注定的事情无法更改,大唐即将开始对高句丽的征讨,是非要打到高句丽国破家亡不可了,这才叹道:“陛下若要用兵,便该提早准备,今年江南雨水丰沛,粮食价格却居高不下,国库存粮原不足以支持鏖战,现在下旨征粮,或许还赶得及。”

  李世民微微一笑,道:“是了,你还做着江南地界的生意,自然是消息灵通。嗯……北方天寒地冻,将士们苦不堪言,若说要做准备,是否你也准备些茶叶才好?朕与你多年的交情,也晓得你那茶叶的成本,你总不会狮子大开口吧?”

  要钱哩,要命啦!纪颜一听这话,就觉得嘴里苦涩非常,像是被塞了一把黄连,就有苦也说不出。要是魏征还在,李世民绝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可如今这情况,他也只能打掉牙往肚子里咽,咬牙道:“臣谨遵陛下教诲,一定囤够了茶叶!”

  众人瞧纪颜吃亏,都在暗暗发笑,又听李世民道:“好,孺子可教也!新丰候识大局,懂大体,朕心甚慰!这样吧,朕也不叫你吃亏,这就赐你绫罗绸缎二十匹,红罗幔帐一套,以此嘉奖你的忠心!”

  这些东西,纪颜根本用不上,陛下是赏给谁,众人心里也有数。

  只是这一次,他们谁也不敢笑,一个个肃穆端坐,假装什么都没有听见。

  请收藏:https://m.sb1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