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4章回归_唐朝好相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民的性命,纪颜用现有的铁器造了一套蒸馏设备出来,虽然粗糙,但勉强能用,这才靠着这套蒸馏器,从黄酒中提取了相对较纯的酒精出来,日日以热酒清洗创面,才勉强遏制了恶疮扩大,也阻止了感染的进一步发生。

  再加上天寒地冻,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至少寒冷对李世民的病痛,有极大的缓解作用。等到大军渡过潼关的时候,李世民其实已经从重病中恢复,处于疗养阶段,最凶险的时候已经过去,李治自然会觉得文官们小题大做。

  这些事情,除了李世民本人,只有张太医和纪颜知道,为着稳定军心,并不曾泄露给任何人晓得。文官们认为李世民病危的那个晚上,纪颜和张太医正忙着给他清理创口,彼时他已经陷入昏迷,说是病危,其实也不为过。

  无论如何,攻伐高句丽的战争算是顺利收场,大唐没有讨到多少便宜,高句丽和不曾落得什么好处,细究起来,其实大唐还是占了上风,皆因为天时不正,又遇上了百年难得一见的帅才杨万春,这才未尽全功。

  李世民的雄心壮志被这一场战争挫伤,已经晓得自己不可能彻底征服高句丽,毕竟这样的亲征可一不可再二,持续大规模的战争迟早会动摇国本,隋朝的灭亡也与隋炀帝多次掀起兵祸有关,李世民自己吸取教训,自然不会重蹈覆辙。

  大军浩浩荡荡回到了幽州,满朝文武齐聚在一处,盘算高句丽之战的得失。

  李世民此时身体已经大好,恢复了往日的威风,端坐在龙榻之上,叹道:“朕此番亲征高句丽,未尽全功,众将官都已经拼尽全力,军士们亦悍不畏死,一切皆因朕考虑不周,用兵不善,罪在朕,不在列位臣工。”

  此言一出,众人齐齐拜倒,才听长孙无忌道:“陛下虽为将高句丽亡国灭种,可确实动摇了其国本,高句丽延绵六百余载的国祚,如今算是走到了头,便是陛下之功,何罪之有?”

  这一来,就是将李世民亲征的得失定下了论调,别的大臣再怎么议论,也只能顺着长孙无忌的方向去说。始终李世民是大唐实质上的开国皇帝,大唐如今的疆域大半都是他打下来,若是他被高句丽一个小国所击退,就会对大唐的声威造成莫大的损失。

  借口就像是脚底下的沙,有心去找,总能找到许多。众人议论着因果得失,不知怎么地就说到了靺羯人的背叛上,有此延伸,就有戍边的武官参奏道:“启奏陛下!数日前,薛延陀真珠大可汗曾有异动,遭我大军镇压,周遭小国频频背叛,陛下不可不防!”

  这话就叫李世民神情一凝,道:“真珠可汗能活到现在,已经是我大唐天恩浩荡,薛延陀不过是突厥残部,手下败将罢了!着兵部查明此事,细细报来,一旦落实真珠可汗背叛,朕就要叫他知道背叛者的下场!”

  怒吼回荡在宫殿中,纪颜低头一叹气,心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看来又有一场兵祸,近在眼前了。”

  请收藏:https://m.sb1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