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95章 不要慌,朕有银子_大明从慎重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莫有十丈远。

  张升瞧四下无人,才对着严成锦:“老夫帮你谏言了,你准备不足,怪不得老夫,但答应老夫的事,不可反悔。”

  严成锦是讲守信用的人。

  况且,日后兴许还要和张升合作,

  毕竟礼部执掌科举和祖制,他要改制,就会有人跳出来指着他的鼻子,你又要违背祖制。

  反正辞退了张元锡,良乡还省下每月三两银子的工钱。

  “下官回府,就命人让张元锡滚回京城。”

  “滚这字,何其粗鄙!”

  正在这时,小太监快步走上来,对着张升笑道:“张大人,陛下有请九卿。”

  随即,小太监转过身,面露难色:“但不请都察院。”

  严成锦心中反倒一喜,看来陛下要下决断了。

  不去也好,他在奉天殿,反倒要遭韩文口诛笔伐。

  顷刻功夫,内阁和九卿便赶到奉天殿,不明所以望着弘治皇帝,陛下召见九卿,定然是大事。

  弘治皇帝将账册递下去,让刘健和李东阳等人传阅。

  “陛下,这是?”

  “是严成锦送来的账本,谢玉清算在两京十四道各府州县,开办御史衙门的靡费。”

  李东阳和刘健面面相觑,五十万两,对于朝廷来说,是一笔天文数字。

  夏税还未到,此时正是国库空虚的时候。

  弘治皇帝目光逐渐变得坚定,道:“卿家可还记得黄册隐匿?朕苦思良久,却无应对之法,朕要在府州县设立御史衙门,行监察之责!”

  刘健和李东阳身躯浑然一震。

  御史归陛下直接管辖,本就地位超然,若再在地方设衙门,恐怕日后六部,该改成七部!

  这样改制,得利最大的,就是严成锦了吧?

  可想而知,日后都察院将变成多有权势。

  熊繍瞳孔猛然一缩,微微躬身:“陛下三思!”

  弘治皇帝抬手制止,摇头:“不必再劝,朕想得清楚。”

  韩文神色紧张:“可国库支不出五十万两。”

  “从内帑支给,朕的内帑,有银子。”弘治皇帝风轻云淡,宛如腰缠万贯的士绅,豪气道。

  刘健和李东阳更吃惊了。

  陛下主动开内帑,就如同太子殿下乖乖在明伦堂读书般,实属罕见。

  且五十万两银子,就算是国库拿出来,各项支出也要缩减大半年。

  韩文面色由担忧转为欣喜:“陛下贤明大度,乃是百姓之福。”

  弘治皇帝面色不便:“这些银子,国库日后要归还内帑,韩卿家给朕打个欠条。”

  “……”张升。

  他略微底下头去,这不正是方才严成锦说的吗。

  韩文嘴角抽搐一下,挤出笑容:“陛下所言甚是。”

  很快,一封旨意从内阁传出,经由通政司的探子,骑着快马,传向两京十四道。

  紫禁城中的所有衙门,皆一片沸腾。

  陛下要在天下的府州县,设立一座御史衙门,今后,都察院的地位,将不可同日而语。

  “想不到,真是想不到啊,陛下竟要设御史衙门。”

  “严成锦的官阶,怕是要比肩六部部堂了。”

  “岳华兄,慎言。”

  翰苑的几个言官在低头交论。

  各大值房的情形大抵如此,唯独都察院除外。

  严成锦回到值房,左等右等,不见小太监来传旨。

  陛下准奏,应当派人来都察院传旨才是,可过去半个时辰,毫无动静。

  郑乾慌忙跑进来:“大人,下官方才去奉天殿交弹章,陛下要设御史衙门。”

  御史们纷纷丢了豪笔,上来询问。

  严成锦却面色淡定,若税银不涨,陛下说不得要找他要银子。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sb1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