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44章 朝之商号_大明从慎重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言,并没有损失。

  严成锦道:“百姓不信任大明宝钞,故而,陛下需先废除大明宝钞。”

  李东阳等人吃惊不小。

  自从这小子当了官,改祖制,已经变成日常事项了。

  “可宝钞是……”

  “并不违背祖制,陛下废除宝钞后,再发行弘治银票就是。”

  弘治银票,当然是严成锦临时想出来的。

  不管叫什么,终究只是交易符号。

  诸公明白,这是换汤不换药,便不反驳了,打心底,大明宝钞,连他们自己都不爱用。

  也无所谓废除不废除。

  “这是朝廷的衙门,岂能用良乡的商号?!”熊繍反驳。

  韩文附和:“熊大人说得不错!”

  良乡商号,一听就是良乡私有的商号。

  “良乡有银两,能作为首笔储银充入商号,若发生挤兑,不至于倒闭,弘治银票也才有威信。”严成锦道。

  一打仗,朝廷就会国库空虚。

  如果朝廷不借助商会的力量,迟早又会变成一堆废纸。

  明末衰亡,很大程度是银子掌控在坊间商帮手中,朝廷没有银子发军饷。

  弘治皇帝下定决心:“就先如此吧,由朝廷成立商号,发行弘治银票,储银由良乡商会借给,户部先打欠条。

  朝廷,不可私受坊间商帮的银子。”

  陛下又杜绝了一切可能!

  严成锦略微有点失望。

  “陛下圣明!”

  司礼监连忙去拟旨,通政司发出邸报,向大明各府衙传送。

  在坊间引起轩然大波。

  先是传出银子要贬值,又传出废除大明宝钞,此外,再发行弘治银票。

  许多商人都看不懂,朝廷为何要这般做?

  士绅们惶恐不安。

  然而,正在这时,良乡藏书馆开始了士绅学院。

  交一两银子,就能听小朱秀才讲学。

  朱厚照站在高台上,滔滔不绝:“朝廷此举,是要将海外的银子,纳入弘治商号中,不扰乱银子的价钱。

  诸位稍安勿躁,你们是不会亏银子的。”

  “而且,本秀才得到小道消息,存进去,还能得利息。”

  为了让两万多两银子不贬值,他琢磨了几天老高的话。

  士绅将信将疑。

  都察院成立的弘治商号,在京城开门经营。

  刘来站在门口,颇为紧张。

  弘治银票能否推行,就看有没有商人来换弘治银票。

  可是,门庭冷清得如同深山老林中的寺庙。

  暖阁,早朝。

  弘治皇帝放下疏奏,看向萧敬:“今日,朝廷的商号开始经营了?”

  萧敬点头:“是。”

  “朕出宫看看。”

  百官面面相觑,陛下头一回当着他们的面宣布微访,可见,对朝廷的商号十分重视。

  刘健躬身:“臣也去看看。”

  他紧张得眉头成川,经济司正是刘来管辖。

  以他对儿子的了解,这家伙是个没有什么主意的人。

  弘治皇帝并未准备仪仗,简单换了一身儒裳,就出了宫门。

  内阁和九卿各自换了衣裳。

  严成锦估计,情况不会太好,毕竟大明宝钞的阴影太深。

  棋盘街,一座恢弘的商号冷冷清清,不,有一个人。

  弘治皇帝站在商号门前,看得傻眼了:“为何只有一人来换弘治银票?”

  刘来道:“消息传出去了,只有一人来。”

  商号里,朱厚照僵硬在原地,不敢转身。

  两万五千两银子太难藏,换成银票,就好藏多了。

  弘治皇帝微微眯着眼睛,对着商号里唯一的客人道:“你过来。”

  朱厚照紧张捏着刚换的银票,不敢动弹。

  “本宫真倒霉……“

  严成锦叹息一声,可怜的孩子,第一天来存钱,就碰到亲爹。

  李东阳几人叹息一声,朱厚照的背影,就是隔着百步,也能认出来。

  弘治皇帝皱着眉头:“朱厚照?朕叫你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sb1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