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81章 他又想变制!(求月票)_大明从慎重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家伙骗过去了。

  张家兄弟一愣一愣,望着严成锦。

  “柴大人所言不错,新立衙门,确是变制。”严成锦道。

  朝廷以买家身份,收取百姓的农作物,是头一次。

  弘治皇帝蹙着眉头:“这不是与民争利?朝廷向来不插手坊间的买卖,你竟要朕出银子,收购坊间的货物?”

  高皇帝有制规定,不可与民争利。

  李东阳颔首:“且收来的农产,用于何处?蔗渣能否做纸张,还不知道,仅是你的猜测。”

  “那臣让宋景试试?”严成锦问道。

  出了奉天殿,曾鉴跟在他身后,一猜就知道他要来工部。

  这天底下,除了宋景和谢丕,再难找出这么厉害的匠人。

  严成锦找到宋景,直言:“以贤可知道,京城纸贵?”

  “知道,严大人可是有什么东西要做?”宋景微微躬身道。

  “本官以蔗渣做纸张,工艺应当与如今造纸术相似,你试试,在工部呆了半年,也该升迁了。”

  严成锦估摸着,如今九月,又快要到年末了,一年一度请赏的时候。

  曾鉴深深地看了严成锦一眼,欲言又止。

  甘蔗在京城并不好找,这是贵族的消遣之物。

  寻找了几日,才在保定府找到买甘蔗的。

  时逢十月,正是甘蔗收割的季节,商贾们从南方运些到北方,数量却不多,只有二十根,贵的吓人。

  甘蔗虽能存储两月之久,但却不便运输。

  宋景买下后,便送来严府给严成锦品尝,再将蔗渣送去良乡。

  何能咽了口唾沫,陪着笑脸:“少爷,您吃不吃?”

  “不吃,你吃了把渣都吐出来。”

  若是不提醒,这狗奴才连渣都能吃下去。

  半日后,蔗渣送去良乡,宋景依照楮树皮制作纸张的办法。

  将蔗渣倒入石灰水中,放入楻桶中蒸煮八日,等到八日后,打开楻桶取出煮烂的蔗渣,再倒入漂塘里清洗。

  除去其中的硬物,等待浆液凝结,生成纸张。

  “光看这浆面,还真像纸张!”

  工程师们大喜,黄白的浆面,就像一张黄色的宣纸一样,只是,很臭……

  可半日过去,纸张却无丝毫动静,依旧是清水。

  “小宋师傅,可是哪里做错了?”

  “纸浆不粘。”

  宋景很快就发现了问题,浆水干了之后,竟不黏在一起。

  ……

  奉天殿,

  弘治皇帝站在栏杆旁眺望,似乎在望朱厚照的方向。

  虽平日总骂这逆子,可总归是他唯一的儿子,大半月不见,眼睛却渐渐地红了。

  萧敬知道陛下嘴硬,心肠却软得很:“陛下,太子有皇天佐佑,一定能安然归来。”

  “严成锦的纸张,做得如何?”

  “没做成,听厂卫说,还剩两根甘蔗,做不出来就没了。”

  弘治皇帝有些庆幸,幸亏没让此子立令状。

  这样即便做不出来,也不算欺君。

  “农产易市衙门,萧伴伴怎么看?”

  “奴婢以为,纯属严成锦想变制。”

  “放肆!朝中大臣是你能菲薄?”

  萧敬吓得噗通一声跪下来,是您让我说的啊,咱可太难了。

  弘治皇帝深吸一口气,转身吩咐道:“命王琼来见朕。”

  不多时,王琼来到大殿中,朝弘治皇帝行礼后,不知所措地站在大殿中。

  “王卿家,玉米、番薯、花生等物推广后,纳了多少粮食?”

  玉米、番薯和花生算作是农税,交税交实物,不是交银子。

  王琼为难地道:“不多,玉米两千石,番薯三百石,花生二十石。”

  夏税刚核算完不久,他都记着呢。

  弘治皇帝暗暗咋舌,怒声道:“为何这般少!”

  “臣也不知为何,推广不下去。”王琼不敢抬头。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sb1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