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六章 从上而下_国之大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满,都可以写信要求更改,宪法原则上五年变动一次,如若有客观需要,经过大总统和总理内阁批准之后也可以随时变动。

  光有法还不行,还必须让老百姓有尊重法律和使用法律的意识。

  借着《总统法》的出台引起的一股讨论法制的热潮。中国教育部颁布了共和四年的教育纲要,在即将到来的九月。全国中小学的教育制度将做出微小的调整,从中学二年级到六年级,必修科目由原来的汉语,数学两门增加到三门,法律条款进入了中小学的课堂上。

  另外,国家工作人员的录用宪法是唯一笔试科目。

  山西的试点还算顺利,至少没有爆发是没矛盾,等再观察几个月就可以全省推广,然后全国套用。基层改革之后国家工作人员就不再向社会招聘了,从退伍军人和乡镇优秀人员中选调,就发一张卷子,上面全部都是律法中的内容。

  这些工作人员就是我们传统观念中所说的“吏”。

  古人说学而优则仕,这句话一点都没有说错,但仕的是官。一个官有能力的话能让一片地方都富裕起来,这一点不用怀疑。可吏是执行维护法律和政策的人,这种人需要的不是能力,是原则。

  像二十一世纪那样公务员招聘只考一个公务员法,然后要求本科学历还要多少年的经验,这些有用么?

  杨片警以前就是一个小吏而已,他身边也都是这样的人,所以他很清楚,除了一些技术性要求很强的岗位之外,大部分“吏”占据的岗位根本不需要本科学历,经验也是可以慢慢有的。

  就算一个单位二十个人全部都是本科又能怎么样?你随便一个问,你问他砸老百姓卖红薯的炉灶要判几年他保证说那是正当执法。你再问他们中国贪污罪一共有多少细则多少条款又有多少条补充说明,能回答上来的没有几个。

  吏的最基本要求是他自己要懂法,他自己对法律都不了解,让他执法当然会出现偏差。

  在熊希龄的改制计划中虽然对这些吏的待遇没有对于官员那么丰厚,可这些人的福利保障是相当不错的,将来实施以后,不说你发财吧,养家糊口过个小康生活没有什么问题。

  从总统开始实施,从学生开始教起,然后再让政府部门首先执行,法律,这个一直让中国人很陌生的词汇忽然间就被炒热了起来。也许我们现在的法制真的有很多漏洞,可我们以律法为立国之本的脚步慢慢的迈开了。

  中国的体制还是中央集权,但是这个权却慢慢的从几个人和一个团体的手里,向那本厚厚的《宪法》转移。

  中国的这些举动都在显示着这个国家正在走向成熟,英国人是不愿意看到中国成熟的,虽然现在我们和英国在很多领域的合作越来越密切,伦敦却感觉到了深深的不安。

  大

  请收藏:https://m.sb1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