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8章 回家_姜沫沫的七零穿书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院子再给收拾下。

  秦向阳和老胡过来是则是和姜二河商量生产大队办学校的事情。

  他们三个小生产大队,人口总数为一千多口子人,在乡里上学的孩子有七十多个,还有许多八九岁的小姑娘读了个一年级也就回家干活了。

  姜二河和秦向明老胡聊得越多,越觉得读书特别重要,他们这一辈人对读书看的没那么重,是因为从小读书少,如果都去读书,都接受教育了呢。

  那么读书了的孩子的下一辈是不是就会觉得读书很重要了?

  姜二河想的简单,最明显的就是他的两个女儿,大女儿姜爱菊,学习了一段文化知识,就去县里医院参加了一年的培训,然后现在在县里医院上班。

  二女儿自学完成了高中的知识,现在在县委采购办上班,虽然也花钱找关系了,可是如果你自己都捡不起来,花钱也没用不是。

  姜家两个女儿去县里上班的事情,给生产大队很多人家触动很深,后来在闲聊的时候,姜二河就笑着说了孩子们学习的事情。

  这使得三月份乡里小学开学的时候,很多不愿意让女孩子去读书的人家,送了女儿去念书。

  如果念得好,那以后有本事了就和姜二河家两个闺女一样,有出息,念不好了,读个几年,也别做睁眼瞎啊,长点见识。

  农村的女孩子,就算是上学了,家里的活可不少干的,一大早起来烧水热馍馍的活可都是他们的,中午回来赶不上做饭,也得洗碗洗衣服,抓紧时间干点活,下午就更不用说了,回来路上有猪草了,就赶紧个割点猪草啥的。

  听到老得他们商议,姜沫沫正在做卤肉,不由插话道:“爹,你可以把送孩子上学作为五号家庭评选的条件之一啊。”

  秦向阳觉得这提议很新鲜,饶有兴趣的问道:“怎么说?”

  姜沫沫盖上锅盖,这才道:“生产队的五号家庭,到了年底,分猪肉也好,还是菜籽油,都有优先权利。我们也可以把优先的权利再扩大一些,除了表现好,还有就是家里上学孩子越多的,就给加分,这个加分项,秦叔,你们自己想想,看看怎么合理。”

  姜二河,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优先盖房的事情,自从村里用了沫沫弄来的砖瓦盖房之后,很多人都挤破了头要排队盖房呢,他实在是发愁,到时候依照什么来评选呢,现在心里就有数。

  晚上时候,姜沫沫在屋子里,陈碧玲现在没地方住了,姜沫沫和家里人商量了下,加上张峰专门还和秦天都说了,他们也得帮着把陈碧玲给安置一下。

  姚花枝洗漱好进来的时候,姜沫沫和陈碧玲都在织毛衣呢。

  毛线是姜沫沫从海市带来回来的,有瑕疵的特别多,分给陈碧玲四斤毛线,记账,等回头她有钱了,再还就是了,她本身衣服就不多,这次离婚,可以说是净身出户了,只拿了自己证件,和一些书籍,内衣裤啥的出来了。

  粮食啥的,姜二河和李家那个二叔说了下,让他出面问李家要了五十斤大米和五十斤的玉米回来。

  请收藏:https://m.sb1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