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十九章、俄奥贸易_神圣罗马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狂涌入奥地利,投资总额较去年同期增长了一倍多。实际上奥地利的市场上,已经不缺金银了。

  按照以往的惯例,俄土战争都会持续很长时间,这些资本家都指望靠这次战争发家致富,纷纷在奥地利投资建厂。

  因为信息不畅通的关系,他们都不知道最近增加了多少同行,更没有考虑到俄国人物资对物资的需求量,也不是无限的。

  市场已经疯了,卡尔那家伙都快要吓坏了,生怕经济危机爆发,已经制定了好几套应急预案。

  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来看,一旦战争结束,奥地利经济马上就会面临转型难的问题。

  前期入场的资本家们还好,他们获得了利润,可以支撑他们转型。后期进来的资本家就惨了,他们还没赚到钱,就要面临转型,破产潮是少不了的。

  这个时候,帮俄国人消化一部分债卷,给火热的市场降一下温,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既然知道经济危机,奥地利政府为什么还不制止呢?答案非常的现实,为了增加财政收入,为了加快国内的发展速度。

  如果这种经济热潮持续下去,只需要两三年过后,奥地利的经济总量就可以超越法国。就算是泡沫破灭,这些资本同样给奥地利留下了大量的家底。

  钱投进来容易,想要抽出去就难了。一旦变成了厂房、机械设备这中不动产,想要变现可不容易。

  这些被套牢的资本家,要么继续为奥地利的发展做贡献,要么割肉走人,历史上美国就是这么发展起来的。

  只要在这次战争中获得了足够的好处,增加了市场容量,就可以把经济危机的影响降到最低。到时候弗朗茨不介意让政府干涉市场,强制让经济着陆。

  这么干会坑死了多少资本家,可和弗朗茨没有关系,他又不是圣母。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

  在近东战争吸引外界目光的时候,俄奥两国悄然无声的达成了一笔巨额交易,没有激起半点儿波澜。

  军火贸易是非常暴利的,尤其是卖武器生产线、和转让生产技术的时候,还要加上产品附加值,就更加暴利了。

  巨额的利润,令奥地利政府上下都非常的满意。

  这还不是一次性生意,如果两国的关系一直持续友好下去,以资本家们的节操,他们很可能把后续的升级业务一起打包给奥地利。

  “造不如买”的根本原因,就是研发、制造成本太高。为什么后世那么多企业热衷于进口,难道他们不知道自主研发的好处么?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研发投入,收获和付出往往都是不成正比的,不但要消耗大量时间,还充满了不确定性。

  对热衷于赚钱的资本家来说,在这方面巨额投入,真的不能利益最大化。要是运气不好,在收获的前夜就倒下了。

  武器研发更是如此

  请收藏:https://m.sb1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